2021年2月18日,《Hearing Research》国际听力领域最具权威及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之一,属于SJR、JCR一区,中科院SCI期刊听力学与言语病理学、耳鼻喉科学一区杂志接收并发表了由天津大学研究团队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团队合作发表的文章《Objec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based assessment for auditory rehabilitation of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 users》。利用高密度脑电设备探讨了如何有效客观的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的方法。
脑电图(EEG)用于评估大脑中的电活动变化。与传统的EEG相比,EGI脑电图的高密度网络电极帽从更多的电极点中收集电活动信号,通过高密度导联增加了,同时保证了EEG空间采样信号的准确性。EGI的网状电极帽(GSN)因其易用便捷性,舒适性的特点而被神经科学研究者广泛使用。同时,该产品兼顾脑电数据采集与经颅电刺激神经调控功能,采用高密度导联系统进行精确溯源定位作为神经调控的基础,可以为神经研究、康复研究提供最有利的帮助。
美国TDT公司( https://www.tdt.com/)推出的最新型号RZ10x光遗传神经生理工作站,可以实现光纤刺激记录与多通道神经信号同步记录,也可进行核磁下光遗传实验,在国内已有一些科研机构正在使用该设备开展相关研究,并获得领域成果。
2020年12月16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科学研究项目,此六项研究积极的推动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神经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此6项神经科学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利用中文语言研究“植物人”大脑意识水平》使用高密度脑电技术开展科学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充分验证了高密度脑电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优势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眼动追踪研究的水平,促进各单位或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市普通高校社会科学实验室、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博润视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第八届眼动追踪技术应用线上研讨班”。